Drop Down MenusCSS Drop Down MenuPure CSS Dropdown Menu

2014年4月30日 星期三

《無人區》-黑吃黑吃黑吃黑...

拍過《瘋狂的石頭》和《瘋狂的賽車》的寧浩無疑是當今中國影壇,其中一位能獨當一面的新生代導演,把犯罪、喜劇、暴力、黑色幽默共治一爐。如果以外國導演來比較的話,他就是中國的Guy Ritchie。《無人區》是公路電影,是犯罪電影,是西部片,也是喜劇,集幾種genre於一身。

《無人區》是我今年暫時看過最具娛樂性的一部電影。內容十分簡單,就是一個黑吃黑吃黑吃黑的故事。背景大部分時間設定在一個方圓幾百里無人的區域,人煙稀少,無警察,無枉管,只有一間黑店。某程度上,無人區象徵住一種無政府狀態,一但進入了,再沒有任何所謂的統治者,沒有法律,沒有規範,沒有道德,只有弱肉強食,食物鏈一層扣住一層。你以為有槍便是贏家的時候,別人的斧頭比你強;你有架盔甲車的時候,別人有架更堅硬的大貨車;你以為掌控一切的時候,別人又有比你高明的計謀。無人區的世界,帶領觀眾點回歸到一個人類最原始的社會,無論你是律司、警察、奸商、殺手,要在無人區存活下來只有一個途徑,就是你要比人強。當一個社會再沒有枷鎖束縛的時候,人類的獸性將會重新展現。

在弱肉強食,個人凌駕於規條的設定下,《無人區》玩得可以比其他電影瘋狂。因為有著如此不受限制的放任,劇情再不用受太多規律所限(除了中國電檢),鏡頭底下,誰也可以死,誰也可以不死,永遠差不著下一步,一眾看似無關痛癢的小角色,可能突然會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每一部黑色犯罪的片子都離不開命運與巧合,觀眾的偏愛很大程度基於它的突如其來,你可以玩得瘋狂,玩得天花龍鳳,但最緊要你能夠自圓其說,否則容易令人感到所謂的「你講哂啦」。

在眾多轉折過程中,有些橋段看似不合情理,怎麼說也說不通,但當你回想一下劇情時,你又會因為電影在你無意間種下的各種線索,使你本來認為荒謬至極的情節變得合理,每一個曲折離奇的扭橋相對地有跡可尋,足夠讓你信服。導演利用的,可能只是一件小物或一件小事,作為橋梁,去串連起每一場,達至環環緊扣效果。在處理轉折方面,導演寧浩一貫出色,早已掌握扭橋手段,玩弄觀眾於鼓掌。

若然以一部商業電影去評價,《無人區》已沒甚麼好挑剔。寧浩的黑色幽默令人聯想起昆頓塔倫天奴或者高安兄弟,能拍出一種讓觀眾laugh at things that are not supposed to be funny的境界。演員方面,不單只徐崢和黃渤,七八個角色全部獨當一面,幾位閒角戲份未必多,但你離場一定會記住任何一位。如果你喜歡我以上提過的任何一位導演,我肯定《無人區》絕對會是your cup of tea。




2014年4月24日 星期四

《魔警》-每人心中都有一個魔警?

林超賢的場面調度在香港無疑是首屈一指,早在《火龍》、《逆戰》已領教過他在處理火爆場面的功力,雖然兩者都是他失敗之作。《魔警》野心大,想表達的比以往多,不再是點到即止,調子比《線人》《証人》更悲情抑壓。不過,一如以往,林超賢在劇本處理上存在著頗大問題,好多沙石,好多反駁地方。以往觀眾入場睇張家輝多過睇戲,有張家輝一人之力挽救,今次退居配角,沒有了他充滿能量的演繹,焦點回到電影本身,不少問題浮現。

林超賢一直存有個頗大毛病,他喜歡撚鏡,說穿了則是炫技。《火龍》有,《逆戰》亦有,都不及這部《魔警》,過度迷戀花巧成為了他更上一層樓的阻礙。一些穿插真實與虛擬之間的場口,又或者超級Slow Motion,《魔警》玩得過火泛濫。我明白導演原意希望透過視覺效果去展示王偉業心理上的失調,頭半小時觀眾會看得過癮,但越看則越膩。兩小時電影差不多三份一時間在如此Show Off,密集程度多到啃不下。這種處理,理應是一種手段去彌補真實拍攝上的不足,而不是純粹視覺上的轟炸,反客為主,流入俗套之地。既然用得著那麼多特技,倒不如花多點時間修補劇本上的空洞,尤其是突然神勇跟蹤鬼王黨的一段,過份省墨。

只有短短兩個小時,王偉業好像經歷過太多,他一生被數件事情綑綁:兒時父親教導的極端正義、萌生邪念的報復、長大後對警察母親的贖罪、誤救韓江的自虐式自責、彌補錯誤而再次出現的心魔,最後回歸人性本善的教贖。背負起歷史背景,角色的複雜程度是近年香港電影少見的。吳彥祖是好演員,為電影減磅,演出準確到位,亦很可能成為從演以來的代表作。不過,有著相當不俗的表現的同時,又好像總是欠了甚麼似的,差了一點突如其來的靈氣,沒有那種能夠一人擔起整部片子的個人魅力。同片的張家輝則有這種靈機一觸的時候,不用多,可能只是一個小動作,一個眼神,已經為角色灌注養份。《線人》的綁匪有這種魔力,出場只有幾十分鐘的韓江亦有震懾全場的力量。感覺上,吳彥祖演得盡力,但仍然等待著一個開竅的時機。

電影中所謂的魔警,不是那個精神失常的王偉業,亦不是警隊的二五仔,那個穿警察制服對無辜市民開殺界的韓江才是真正的魔警。魔警,從來沒有在電影的現實真正出現過,純粹是王偉業潛意識裡頭一種心理投射,混合了戲中兩個張家輝的特質(警察的背景與韓江的魔性),而衍生出來的代言人。《魔警》的真正衝突建立在理智與心魔的較勁上,在內不在外。王偉業的心魔一直被壓抑在心深處,每當心魔出現,即萌生起殺戮念頭。另一方面,因為兒時父親灌輸何謂正義的觀念,讓他道德上抑制住邪念。燒死誤殺老豆的警察是心魔的勝利的象徵,結局引火自焚則是一種自我救贖與解脫。


要一概評論整部《魔警》有點困難,獨立分開比較好說。論劇本結構,《魔警》與上年的《掃毒》相似,《掃毒》在張家輝復活後完全失控,而《魔警》的劇力則隨張家輝之死一同埋葬於森林,兩者皆墜入了前重後輕的陷阱,擺大個頭,中段劇力便無以為計。剪接亦一樣,前半緊湊,後半段力有不逮,硬不起來,花哨太多顯得雜亂。論演員,吳彥祖與那個大陸女演員都吃力不討好,最精彩反而落在六個鬼王黨之上,尤其飾演首領的廖啟智,絕對有力再次問鼎金像男配角。縱然林超賢電影的整體質素未必部部如意,但有一項傳統依然能夠秉承,無論在《火龍》《逆戰》這堆半失敗作到今年的《魔警》,每套電影的第一幕他都能夠迅速抓緊觀眾眼球,最起碼先聲奪人,打響頭炮。《魔警》的頭十五分鐘是精華,第一場七人酬神謝禮更是精華中的精華。

2014年4月3日 星期四

《白日焰火》-中國化的黑色電影

剛奪得柏林金熊獎的《白日焰火》在香港電影節上映了兩場,為參展版。基於商業上考量,大陸正上映的版本大約有七八處不同,節奏加快了,鏡頭縮短了。雖然影片很大機會會在香港上映,但上映的是哪個版本依然是未知之數,有幸於電影節率先觀摩的觀眾比較有福,至少能看到一個原汁原味版本。

黑色電影一向是香港比較少出現的一個Genre,反觀中國大陸近年不少電影都充斥住強烈的黑色味道,這類型有一定市場,票房亦相當不錯。刁亦男拍來這套不折不扣的黑色電影《白日焰火》,沒有寧浩的瘋狂放任,走多點偏向寫實主義的方向。

映後問答環節中,其中一位觀眾問道,導演是否刻意加入了一些象徵主義的東西,刁導回應了一句「現今中國就是這麼荒謬」,立即引起全場哄堂大笑(或者共鳴?)。相當矛盾的是,荒誕在中國竟然變成了寫實,戲中個別離奇場口原來是導演的親身經歷。

電影的荒謬情節果真不少,麵檔的人眼、委員會的一匹馬、大白天的煙花等,全都是不解釋不說明的,拿走了對劇情推進沒半點影響,減掉了,戲依然繼續。正因如此,相信未來必定會有更多觀眾嘗試去解讀片中的一些所謂留白,尤其是奪了個小金熊後。我個人估計,大多這些若有若無的小情節,只是導演增添劇本荒誕情度的一顆棋子,一個小把戲,不像《讓子彈飛》來得那麼明目張膽。同時間,又無可否認這種小得沒關係的東西正正是電影一個好看的泉源,模糊一點有時候比看通看透更加引人入勝。

已經提過,《白日焰火》是套典型到不得了的黑色電影,突如其來往往是這類型電影一個重要的元素,殺你一個措手不及。導演透過突發事件去展現出人類在面對命運的一股無力感,開首的兩個公安如是,公安組長亦如是,都是無力對抗的一員,無力招架死亡的突然來襲。

縱觀全片充斥著暴力、死亡、壓抑、鬱悶、悲觀、危機、孤獨等原素,配上美艷危險的蛇蠍美人,你越靠近這女,危機彷彿越來越接近,好像下一秒就撲向你似的。故事背景設定在東北哈爾濱,根本不用多修飾,本身這片荒涼之地已經散發住一股沉寂的危機感,了無人煙,只有一大片白的可怕的雪地。貫徹黑色片調子,強烈的光暗對比,和誇張失真的陰影,張東北雪地瀰漫著的悲觀情緒添多了幾分。導演拍出了冷峻滄涼的同時,刻意強調了霓虹燈的出現,尤其摩天輪上的一幕,棗紅色的霓虹燈直接打到桂綸鎂臉頰上,神秘莫測東北女人更加讓人摸不透。


總括來說這部《白日焰火》,未必會乎合大眾那杯茶,節奏有點怪怪的,不太好說,你以為捉得緊其實甩掉了,頭三份一去得很快,往後節奏又無以為計,只以緩緩步調前進。如果想看偵探片,你一定失望;看懸疑驚憟,或者滿意;喜歡看怪誕看黑色的,必然笑著離場。片子一切設定,走的完全是黑色路線,完全繼承了傳統黑色電影的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