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op Down MenusCSS Drop Down MenuPure CSS Dropdown Menu

2014年3月29日 星期六

《觸不到的她》-虛擬反而更實在

今屆奧斯卡九部入圍作,除了《引力邊緣》只有《觸不到的她》是虛構,是超現實,是科幻,有趣的是云云作品中只有以上兩部才是真正緊貼我們現實,現實不只是我們能觸到的看到的,而是我們能從中獲得共鳴,切實感受到它的存在的。前者以災難格局包裝,講的是老掉牙大道理,放手與重生,開宗明義,簡單直接;後者更是獲得了最佳原著劇本,論結構論劇本嚴謹程度《觸》絕不及另外幾套,劇本贏的是導演兼編劇Spike Jonze的前瞻性,大膽地透過一個不存在(還是未存在?)的空間去展現今時今日的世界觀,在人類與科技有著緊密聯繫的同時,人與人之間變得疏離,人類的存在成為了一個一個的獨立個體。諷刺又有趣的是,一部描寫未來的電影反而最能夠與時代接軌。

劇本創作成功與否有時候未必與是否原創有直接關系,很大可能故事的切入點和角度才是真正令一個劇本昇華的原素。以虛擬程式作前設絕不是甚麼新鮮事,早在04年已經炮製了一部《智能叛變》,往後亦不乏追隨者,但講談情說愛的則只有有這部《觸不到的她》。導演透過一段人與程式的戀愛,去側寫城市人的孤寂,好像比同類型作品走前了幾步。

Joaquin Phoenix飾演的Theodore每日執筆替人寫信,感情豐富、 浪漫、感性、幽默,但偏偏離婚後找不到穩定伴侶,遇上合適對象時畏首畏尾,不敢去馬。虛擬情人Samantha找來替補身體時,Theodore反而周身唔不自在,寧願與一把模擬聲音玩Cyber Sex亦不敢與一個實實在在的肉體交歡。回想一下,其實我們每天生活都掉進了這種無形陷阱,你是否寧願在Facebook留下一句Happy Birthday亦不願花十秒打個電話親身祝賀?或許這就是人與人疏離的最佳詮釋。電影利用了一種嚴重扭曲的價值觀去揭示當今社會的反智,探索人與科技的平衡,滲透著近乎病態的意識形態,科技走得越前,人類倒退得越後。

電影沒有標明地點年份,觀眾只能自己推測,有別於科幻電影,沒來得那麼天馬行空,與真實世界最大不同只有那個類似Siri的彷人系統而已。導演在架空地域和時間的同時,建構了一個看似熟悉又陌生的世界,利用了一個異常廣闊寂寥的單位,透視主角心靈上的寂寞,刻意營造的空間感散發出一陣無處不在的寂寞,空虛感覺四處蔓延,讓人無處可逃。除了Theodore單位,另外幾個場景包括Office、天橋、樓梯都刻意彌漫著一股孤獨氛圍,Office的獨立間格好像要把同事之間分隔;天橋長期被濃霧覆蓋;樓梯只剩下自言自語的路人,一切設定彷彿為寂寞而生。


十年前Sofia Coppola的《迷失東京》拍出了繁華鬧市孤獨一面,成為經典,往後荷里活再沒有一部寫城市寂寞及得上《迷失東京》,直至今年的《觸不到的她》。有人講過,真正的寂寞並不是你周圍沒有任何一個,而是圍繞著你的可能有許多個,但你依然感到寂寞。以上說話套入《觸》不謀而合,Theodore經常穿越同一條天橋同一條樓梯,街上不乏路人,但人與人互相從沒有半點交流,全部人都彷若個體戶,只剩下低頭自然自語地與OS深交的人。百二分鐘內,類似片段不斷,人類幾乎缺乏了溝通能力,當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問題存在的時候,危機很可能已經達到一個無可挽回的地步。電影結尾看似開放,實質引領了主角(甚至觀眾)一條出路:人與人的聯繫才是社會的根本。

2014年3月14日 星期五

《True Detective》


我身邊有許多朋友都因害怕那種無了斷添食,而對美劇大打退堂鼓。HBO的《True Detective》可能會是你的一個選擇,一季八集,每集一小時,不多不少,集集精雕細啄,最適合一些不太喜歡追長劇的觀眾。以一部電視劇來講,《True Detective》擁有一個超強卡史,單是剛出爐金像影帝Matthew McConaughey配Woody Harrelson已經令劇集可觀程度大增。小弟愚見,McConaughey在劇中的演出甚至更勝《續命梟雄》讓他稱帝的愛滋病病人。

簡單來說《True Detective》是電視版《七宗罪》,充滿黑色味道,講述兩名警探在追查一宗妓女被殺案時,發現更多被埋沒的真相,而兇手很可能是一個甚至一群宗教狂熱份子⋯⋯

有別於香港,西方劇集與電影之間的差距沒有如香港般的洪溝,不單是影片整體質素,分鏡、場面調度等亦如是,單憑片段,你可以分辨到TVB與港產片的區別,但你未必能介定到一部美劇與一部荷里活電影之間的分別。《True Detective》製作嚴謹程度甚比A級電影,劇集的場面調度盡顯導演功力,成功營造出當時美國南部荒敗之地的壓抑感,一種彌漫住鬱悶感覺的氛圍,讓觀眾看得不大舒服自然。其中一集,導演更是拍了一個長達六分鐘的追逐鏡頭,或許你對此劇未必感興趣,但單純以觀賞角度來講,這六分鐘依然值得一看。另外,劇集大部分時間採用了雙線敍事模式,都是同類型劇集比較另類的玩法。

同一題材劇集觀眾可能看得多,但以一季一宗案件的型式來表達絕對是史無前例。有別於一般懸疑驚慄劇,影片節奏不算明快,除個別追逐場面,只維持在一個平穩節奏上,這樣反而有利於build up整個查案環境的黑色氣氛,讓觀眾與兩名探員一同深陷在案件。以往我們看美國懸疑電影或電視都充滿住極大量dramatic元素,《True Detective》拋開了這種既有模式,回歸到一個最基本抽絲剝繭的查案方式,每個線索環環相扣,兩名探員獲得的線索,你亦同步知道,彷彿把一宗案件由頭至尾盡收觀眾眼簾下。外國甚至有fans整合了劇中超大量資訊,去推測嫌疑犯,分析解構兇手的犯罪動機,極之瘋狂。

一般查案片的二人組合通常離不開以老帶嫩,又或者衝動小子配冷靜派的互補長短,《True Detective》放棄了以上兩個典型搭配,另覓方向,創造了一個頗有趣的組合。理論上二人戲份各分一半,但事實上角色的主導性更則重於Matthew McConaughey飾演的Rust上。Woody Harrelson飾演的Marty設定為傳統警察,一切依規則辦事,擁有美好家庭,間中偷食,平凡至極。相反,要解構Rust這個角色毫無疑問要比Marty複雜得多,他是個現實主義者,是那類打從心底偏離社會傳統價值觀的Anti-Hero,帶上幾分反社會人格,令劇集有意無意多了一份反宗教的意識型態。每句出自他口中的對白夭心夭肺,你未必明白他究竟在講甚麼(戲中的Marty其實一樣),但你一定好清楚他是一個怎麼樣的人,相信編劇花在他身上的時間絕對遠超其餘人物。McConaughey的演繹更是超水準。


總括來說,《True Detective》是一套充滿電影感的短篇劇集,相信喜歡查案片的觀眾對此劇必定愛不釋手,尤其是早已看厭了公式化、枯燥乏味、典型、沒趣、冗長、超現實橋段的我們。

2014年3月11日 星期二

《黑殺令》-昆頓式西部片

Quentin Tarantino是小弟其中一位最喜愛的導演。他奉獻一生只拍一類電影,一種難以介定是什麼類型的電影,總知一看你自然覺得很「昆頓」的那種。有點似香港的杜琪峰或王家衛,一直堅守自己風格。隨便從他們影片抽看幾分鐘,都必然滲透著導演自身的濃厚色彩,就像一個品牌。

以marketing角度看昆頓,無疑這是個很出位的品牌,自第一部《落水狗》後,已成功build up了市場一個獨有image,他的片子幾乎是沒有一個直接對手,除他以外根本沒有其他拍「昆頓片」的導演,或者應該說無人會拍得比他好吧。今回《黑殺令》理應列入為西部片,但它橘子裏依然藏著昆頓的DNA。

《黑殺令》片長接近三小時,感覺不算冗長,比以往少了很多口水,劇情環環相扣,幾個字一個小高潮直到最後兩個大爆發,回歸QT式復仇。論劇本《黑》談不上迂回曲折,沒有如經典作《危險人物》的剪接玩味,回歸最基本的拜師、師父被殺、報仇、英雄救美,有點兒向邵氏與西部片致敬的味道,在腰間開鎗的動作與四十年前Clint Eastwood的獨行俠如出一轍。

罐頭音樂依然是他品牌的其中一個特質。眾所周知昆頓是個影癡,較少人知的是他同時也是個音樂發燒友,據說電影中的配樂不少都是經他親自挑選。由於不少原曲出自三四十多年前,質素稍有瑕疵,導演又不希望重生灌錄,盡可能保留原汁原味,這種懷舊帶點拆聲的音質反而為電影添多了一份cult味。另外,他亦特別喜愛以對話推動故事,除兩集《標殺令》外其餘作品都以口水多見稱,經常「一輪嘴」連珠炮發,尤以中後段李安納度出現後為甚。其中借頭套諷刺3K黨一幕最抵死啜核,句句夭心夭肺,真夠賤。

不過,真正要數到QT拿手好戲依然是標誌式灑血。縱然《黑殺令》真正三級的場口並不多,比較血腥的只有猛丁加與狗食人的兩幕,但震撼程度仍然不遜。說暴力,可算是他拿手好戲,於處理這類暴力場面時,他未必會去capture最嘔心、最核突、最血肉模糊的一下,反而刻意地去留白,把鏡頭焦點放於其他周邊事物之上,例如被染血的花,又或者借其餘配角的反應去暗示那幕的核突程度,讓觀眾自行去幻想。這種心理上的反射遠比單純眼球的刺激要強得多,無論影象多血肉橫飛都不及你自己「想像」的畫面強。

在設定人物背景上,導演借助當時美國奴隸社會作為支撐,刻意來了兩個黑白配,在塑造人物角色上建立兩個對立面,Django與管家Stephen一個對比,Dr. Schultz與財主Calvin一個對比,四人各自代表現實社會中不同階級不同背景的一群人。兩個黑人角色均可代表社會最卑賤的一層,但Django選擇去對抗強權,嘗試與白種人平起平座,Stephen則甘願為奴,反過來欺壓黑人,見盡Stephen所講的奴性。而懸紅獵人Dr. Schultz可喻意為社會中的知識份子,開明革新、打破常規,Calvin則是霸權主義的象徵,發財不立品,搾乾弱勢社群。不論在任何國家任何地方,社會絕不乏以上四類人。結尾中的殺戮尤如對霸權的挑戰,釋放潛在抑壓,所以我們才看得過癮,拍案叫絕。

在末段的明爭暗鬥之中,兩陣頗有鬥戲味道,以財主為首的組合一個賤一個奸,比賞金獵人一pair更搶戲。由其李安納度經過近年與不少名牌導演合作過後(Cline Eastwood、Christopher Nolan、Martin Scorsese...),演技漸趨成熟,由從前帶著幾分輕佻的美少男到現在演繹一些神經質角色時,戲路與演技越見廣闊,手到拿來,具備突然爆發的力量,大屋一段更顯功力。Samuel Jackson亦奉獻了從影來其中一個最佳演出,飾演的老狐狸叫人心寒。可惜地,兩角都不獲奧斯卡堤名,實屬今屆的兩顆遺珠。反觀入圍男配角的Christoph Waltz純粹照辦煮碗《希魔》的演繹,只是延續之前德國軍官的離經叛道,雖有高水準演出,但稍欠突破。


總的而言,《黑殺令》無疑為QT帶來另一高峰,是自《危險人物》以來最耐看的一部作品,標記式的暴力美學玩得淋漓盡致。對比導演以前作品,《黑》會相對容易入口,暴力元素依舊但稍作收歛,「玩野程度」與口水亦比《希魔》來得少,接近三小時片長節奏明快,沒有拖場。作為QT的fans相信不會失望。

《毒戰》-少數具有港產片風味的合拍片

作為杜sir首部正式進軍國內市場之作,大體上是好看,不過感覺還是怪怪的,不是因為任何技術問題,只是個人對合拍片「唔順超」而已。

以下內容含少量劇透

可幸的是,《毒戰》能夠從國內有限度的創作自由中,獲得了一定放寬,游走邊界,踩住鋼線走。從公安吸毒至全軍覆沒,體內藏毒至打毒針,都不是國內以往所能涉獵的。本以為電影會循主旋律走下去,幸好末段不失杜韋symbol,離經叛道之中,又有一點佻皮,劇本具韋家輝主張的宿命論,完完全全把銀河影像成功的一套搬到國內。

據說杜韋因為不想摒棄香港原素,才特意加入由香港人領軍的七人犯毒集團,企圖借舊作品注入多一份港味。七鬼的出場無疑能夠勾起對杜氏作品的回憶,但作為杜sir粉絲,略嫌唔夠喉。停車場七鬼首次出現令人聯想《神探》的心魔;張兆輝的口水蘇是《黑社會》師爺蘇的延續;盧海鵬打破車窗彷彿呼應前作《奪命金》;林家棟與吳廷燁的造型與《復仇》中的殺手不謀而合;林雪一貫比較玩味的演繹;其餘姜皓文與葉旋同是杜氏班底的一員,一眾見慣見熟的演員為片子爭取了不少分數。

至於兩名主角雖有上佳演出,但稍欠如海報中兩雄相遇的味道,要數真正鬥戲的場面其實不多。學院派出身的孫紅雷,演繹公安張隊時幾乎沒難度可言,架輕就熟。相反古仔則奉獻出繼《黑社會》Jimmy仔後,從影以來的最佳演出,成功演活一個為保命不惜犧牲身邊所有人的毒犯,其內斂狡猾演出絕對是一個突破。在塑造蔡添明一角時,編劇「落重藥」,尤以末段駛走校車一幕為甚。

一直至來,韋家輝參與的不論電視劇或電影,都被影迷無限解讀,本片當然不能例外。《毒戰》以香港毒犯與公安較勁作背景,被引伸為現今香港與國內之間衝突的影射。不難發現片中的香港飾演的全是一群「唔聽話」的角色,與國內公安對抗,最終一拍兩散,用意明顯吧。諷刺的是,害死香港人的,不是其他,而是香港人自己。中後段香港七鬼出現後,一幕以投票決定是否與國內毒犯合作的情節中,賦有向大陸人展示香港「民主」的意味。


總的來說,縱使我對合拍片沒甚好感,但不得不承認《毒戰》是近年最賞心悅目的合拍片,影片能在國內背景下,橘子裏仍滲透住港產片獨有風味。相比其他北上後喪失風格的導演,杜琪峰能在兩地中取得平衡,實屬可貴。

《接近無限溫暖的藍》- 少女成長印記

把《接近無限溫暖的藍》設定為同志電影沒有偏離,但實質上《接》更貼近為一個關於青春少女自我探索的故事,一個少女的成長印記,多於單純描繪女同性戀愛的同志電影。導演在處理同志題材方面,與《春光乍洩》無異,沒有刻意去強化同性戀者與社會之間所產生的衝突矛盾,只有前半一少段Adele與女同學的對罵有比較明顯的著墨,其餘留白作結,這是比較其他同類型電影少見的做法。導演采取了一個比較溫和比較貼近大眾的方式去展現兩個女性的戀愛,淡化同性戀身份,基本上把Emma角色換成男角亦絲毫沒有違和感。畢竟最終二人分手都是基於背叛、寂寞、階級差異等老生常談的因素,與同志身份扯不上半點關係。相信導演希望的是,透過電影,讓除了同志觀眾外,普羅大眾不論男女、同性戀、雙性戀觀眾一樣可以從中取得共鳴。所以原著漫畫中Adele與父母的衝突在搬上大銀幕後亦被刪掉。

《接》片長三小時,但充滿活力的剪接為影片添多了幾分色彩。有別於傳統荷李活單一樣板的剪接模式,法國電影剪接風格更為跳躍、更為大膽,大大省略了過多無謂枝節,單刀直入。一秒前,Adele與Emma在草地互相試探調情,鏡頭一轉已經是二人赤裸裸的激烈做愛,完事後一下子又閃到二人示威的場面,每個場景之間都省卻了時間性又或者地域性的連結。這種沒有連貫性的跳接一直貫穿影片,觀眾需要不時作思緒的自我整理,去聯結或構想故事發展到那一個地步。影片貫穿了十年多,一直都沒有刻意去交代每個場景的年份,正正因為這種跳躍式的剪接,對於一些被荷李活模式洗腦的觀眾可能有點難受。

剪接以外,充滿實感的攝影風格亦貫徹全片,三個小時裡幾乎沒有一些定下來的鏡頭,Track Shot等電影常用鏡頭通通被導演所放棄,取而代之的是不段輕微搖晃顫動的拍攝手法。這種處理與我們平常的視覺觀點比較貼近,有利於營造真實感覺,視線不斷四處游走,就似一直帶領著觀眾漫游四處(甚至二人肉體),尤其在描繪二人情感下,來得更為細膩自然,為影像賦予上生命力。例如第一場示威采就用了正面跟拍,Adele往前走,鏡頭就一直往後退,沒有任何花巧設計,單是觀看Adele的五官神情,已經魅力非常。導演經常利用特寫甚至乎大特寫鏡頭去填滿銀幕空間,刻意張焦點放於Adele身上(尤其嘴巴),大口大口的吞嚥、初嘗生蠔的體驗、熱情似火的法式濕吻,每個嘴巴的Close Up都拍得充滿意象,充滿魅力,同時借此道出Adele真性情、自然、毫不為自己掩飾的一面。

《接》的耐看很大程度是基於影片為數不少的象徵暗示。明顯的,借生蠔作Adele接受同性戀愛的啓示,由原來喜愛意粉討厭海鮮,到後來接受生蠔,暗示了Adele對同性戀愛的開放程度,慢慢開始接受自己的性取向,跨越自我的心理關口。後來Emma到Adele家作客,吃

慣了生蠔的Emma只能勉強細啖細啖的吃下意粉,某程度上象徵了Emma對與男性戀愛的抗拒,而Adele則能接受意粉(異性戀愛)抑或生蠔(同性戀愛)。同時間,兩種食物亦對比了兩個家庭,兩個大相逕庭的生活態度。這種有意無意的暗示,與充滿象徵意味的設計,一直穿插全片,極具可觀性。其中一段借美國電影與歐洲藝術的對比側寫二人階級差異更是幽了荷李活一默。

除了史詩式大製作外,基本上沒有片商願意去拍一部三小時的電影,愛情甚至同志類型更是寥寥可數。要張一部同志電影拍成一百八十分鐘其實已經是一個極之大膽的挑戰,難得的是導演沒有浪費每一分每一秒,每一幕都作推展劇情和塑造人物之用。開場第一幕,已經開始向還未坐穩的觀眾傳遞信息,究竟一個經常追巴士的女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導演以追巴士作為Adele成長旅程的起點,結尾以離開畫展作為一個旅途的結束,兩個鏡頭如出一轍,向鏡頭走遠,簡單直接,首尾呼應,更勝千言萬語。


作為2014年觀影的起步,相信《接近無限溫暖的藍》絕不會令影迷失望。